第九十二章
雪舞楓山 by 水臨楓
2018-8-6 06:01
翟諾狂挑之下,想起了那只追風靈獸所,當下紅著壹雙俊眼,四處找起獸廊來,他幾個沖鋒下來,用槍抵住壹名將軍的胸口,問明了獸廊,直殺了過去,火光中,壹眼就看到那匹似牛非牛,似馬非馬,似虎非虎的追風靈獸,已經被人備好了鞍絡等著主將前來。
點鋼槍壹指牽獸的,喝道:“把韁繩給我!”
浙江營的役夫,雖知若是給翟諾得到這只靈獸追風,所害更大,但在寒氣森森、被血染透的丈八點鋼槍面前,只得依言將韁繩遞了過來。
翟諾將原先騎的大宛馬的韁繩,交給親兵,接過追風獸的韁繩,也不下馬,飛身跳到追風獸的寶鞍上,仰天狂笑,雙腿壹夾,化做狂風,直沖進敵營去了,所經之處,無論兵將,點人就挑,浙江前鋒大營,被他沒命似的往復沖錯,早就潰散的不成樣子了。
翟諾四處追殺敗兵,剿殺戰走將,正起勁之時,亂軍中沖出壹匹獨角戰馬,竟比他的追風獸,還要高半尺有余,瞪目揚蹄之間,並不怕他的異獸,馬上之人,手舞雙刀,見到他來,用手左手刀架住他的點鋼槍,高聲道:“翟諾!妳瘋了?他們已經敗了,多殺無益!”
翟諾擡眼壹看,正是趙五,後面跟著著樊若蘭、翟蕊兩女,忙道:“大哥!”
趙五得知翟諾夜襲敵營,沈思了片刻,令左翼的牛展,帶葛英義、鮑守信,右翼的王富、帶汪大虎、祁田平,各率著三千精騎兵,繞過鄭家鄔,馬不停蹄,悄悄的直襲鄭家鄔南面三十裏外紮營的李孝義大營。
趙五自將中軍,也不守諸暨了,命湯林帶了兩千守軍和壹萬步兵,和他的步兵合壹處為合後,自已帶著精騎,與樊若蘭、翟蕊、陳解、王起,從大路殺來,接應翟諾。
趙五架住翟諾的點鋼槍,用內力高聲叫道:“浙江江營的官兵聽著,妳們主將、副將盡死,妳們頑抗無益,棄械投降吧!”
李孝義的前鋒營官兵,被翟諾殺的正苦之時,聽到喝聲,紛紛扔了兵器,用雙手抱頭,蹲在路邊,願意投降!
趙五留下八百騎兵,令王起率領,役使降兵,撲滅大火,收繳兵器、馬匹,安撫降卒,告訴他湯林來時,命他不要停留,直接跟在後面,殺向李孝義的大營。
趙五合了翟諾的三千前鋒營精騎,立即殺向李孝義的大營,他們騎兵多,步兵少,糧草準備不如李孝義,貴在奇襲,要搶在李孝義的步兵大陣沒擺開之前,猛沖他的營盤,方能大勝。若是和以步兵為主的李孝義耗下去,人要吃、馬要餵的,不給李孝義耗死才怪。
李教義剛剛要睡,派來前方十裏的探子急急的來報:“提督大人,北方鄭家鄔方向,似有火起!請令定奪!”李孝義立即穿衣升帳,問道:“探馬藍旗何在?可是叛軍夜襲前鋒營?”
中軍官報道:“提督大人,現在情況不明,伏路的尖兵只說火起,並沒有說其它事情!”
副將劉促道:“大人!我們奉命剿滅趙五,照理趙五不會知道,就算知道,也不會來的這麽快,北方有火,不壹定就是前鋒營被襲!”
參將李友也道:“趙五沒這麽大的膽子,也沒有這個能力,敢主動奔襲搦戰,依兩下的兵力來看,趙五只有堅守城池,拖垮我們的大軍,或許才有生機!”
李孝義飽讀詩書,笑道:“他若是堅守城池,就敗了,遲早為我所擒,妳難道不知道,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的道理,我大軍來時,趙五所能做的,只有燒毀糧草,收縮兵力,帶人或是逃入長江、或是遁入太湖,然後伺機遠走他鄉,方才會有活命!”
劉促接道:“兵法有雲,五十裏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叛軍的諸暨城,離鄭家鄔六十裏,他們敢來襲我們的前鋒營?我們的前鋒營,有龍泉總兵田長統領的精兵壹萬,統制官六人,就算他敢去襲營,頂多只是放火搔撓,弄不出什麽大事!這些山賊湖寇,打了就跑,這種雕蟲小技,大人也不是壹次兩的見到,有什麽好擔心的?”
李孝義點頭道:“劉將軍說的很是,趙五再厲害,恐也不如當年百祖山的玉面郎君翟讓,當年翟讓何其猖獗,朝廷大兵到時,還不乖乖的俯首就擒?”
就在此時,壹名小校連滾帶爬、灰頭土臉的跑了進來,大叫道:“大人!大事不好!賊兵到了!”
李孝義叱道:“混帳的東西!慌什麽?怎麽如此狼狽?說!到底是哪裏的賊兵?從什麽地方來的?有多少人?”
小校喘息道:“不知道!”
李孝義大怒道:“來人!把他拖下去!給我打!”
大帳外又壹個小校滾進來,驚慌道:“大人不好了!左營遭賊人襲擊,請令定奪!”
李孝義道:“來的是哪裏的賊人?”
小校道:“不知道!領頭的賊人好生厲害,只壹刀,就把我們壹名統制官連人帶馬,劈為兩斷!”
李孝義怒道:“放屁!妳當是看小說^.V.^請到關公麽!說話如此誇張!連人帶馬的將我營中的統制劈為兩斷!”
大營外喊聲震天,火光亮如白晝,中軍官報道:“大人!賊人從左右營殺進來了!不過萬人,全是騎兵!”
參將李友笑道:“可知這些賊人,全不知兵法!哪有從兩脅襲營的!大人!請速傳將令,分兵截殺!”
李孝義道:“眾將聽令!孫品、鄭詳、何當、施平、熊闖,妳們五人,各點三千精兵,去援左路!嚴忠、黃散、戚繼、範仲、彭業、妳們五人也是各點三千精兵,去援右路,史堂、傅義護住中軍,以防賊人沖擊中軍帥帳!”
十二個統制官接過金批將令,齊聲應道:“是——”
史堂、傅義留守中軍不表,其他十個統制,恭手退出帳外,拿將令去軍政司提兵,十個人壹路上竊竊私語,暗暗合計。
第五卷:吳越爭戰 第十九章 武將無功
大晉歷來防武將,有如防賊,絕大多數的武將,能升到正四品的統制官,此生就算升到頂了,這十二名統制,全是三江有數的高手,除史堂、傅義原就隸屬浙江提督道府外,其余的十名統制,全是三江節度使郭離的手下,是余杭大營被趙五襲破後,兵敗逃過來的。
大晉重文輕武的國策,使武官在朝中,地位極其低下,令武將事急時,只顧逃命,不肯拼命,朝堂之上,武官不得議政,只能聽命打或不打,不能說要不要打,怎麽打也是文人們商討好的,由皇帝禦批的作戰方案,武官受令後,按皇詔點兵提將去作戰,不得擅自更改作戰方案,若是擅自更改事先由文人議定好的作戰方案,就算大勝而歸,也要治重罪,若是戰敗,就要斬首示眾了,妻子兒女,全部充軍,男的服苦役,女的淪為營妓。
三軍之中,孫品等武將,也只能聽令打或不打,不能說要不要打,或是怎麽打,只能聽將令而不能議軍政,武將擅議軍政,輕則吃軍棍,重則斬首,他們這些行伍出身的統制官,能從趙五的刀下逃生,藝業也自不弱,交手之後,也知道趙五、牛展等人武藝了得,不可輕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