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3章 偏愛
首富楊飛 by 拾寒階
2021-1-11 23:10
楊飛是不是南方省的首富,他本人並不在意,也沒有想過要靠這個去搏什麽名聲地位。
像南方省商會的壹些人,已經加入了各級政府的政協或人大,每次開政協或人代會,他們胸前都會佩戴著小紅花,穿著嶄新的新西裝,滿面春風笑容的去參加會議。
楊飛也曾接到過相關的邀請,但他都以工作、學業繁忙為由委婉的拒絕了。
他是真的忙,並不是矯情。
而有些會議,妳是必須本人到場的,如果缺席,會造成不好的影響,也會給人妳裝逼啊、高高在上啊、瞧不起人啊這樣的感覺。
所以,與其到時被人罵,還不如識相的拒絕。
楊飛是企業家,他壹直覺得,企業家應該有壹定的社會擔當和責任。
可是,他並不以為,益林縣的發展,就壹定要靠他楊飛。
楊飛也沒有義務,必須推動益林縣的發展。
以前唐文傑在位時,楊飛就是這麽想的。
後來唐文傑高升,換成王永平主政,也來找過楊飛,楊飛還是沒有答應。
現在,郭濤又來了,仍然提出同樣的問題。
楊飛還是覺得,企業應該有自己的發展方向和計劃,而不應該和政治掛鉤。
在企業經營中,楊飛對待政治的態度,壹直是十分明確的,那就是敬而遠之。
然而,在當今社會上,妳要想獨善其身,自謀發展,又是極其困難的。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和政治的支持。
楊飛不想被捆綁,但又離不開,這也是他當初尋找陳家當後臺的原因之壹。
經過了六年時間的發展,美麗集團已經深深的紮根在神州大地上,現在擁有六大生產基地,得到了各級政府的支持和厚愛。
現在的楊飛,已經不需要依賴益林壹縣之地了。
可是,楊飛對益林,對桃花村,還是有所偏愛。
畢竟這是他的發跡之地。
他把這裏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
楊飛可以發展益林,但前提是,自己的集團公司,的確有必要在益林獲得更大的發展,而不是單純的為了某些人的政績而硬行發展。
“郭縣,”楊飛沈吟之後,有了壹些想法,說道,“益林是壹個農業大縣,發展益林,就離不開農業這壹塊。離開農業談發展,這對益林人民來說,也是不負責任的。”
郭濤仔細品味楊飛的話,問道:“楊先生,妳的意見是?我們益林不能大搞工業化進程?”
楊飛道:“工業當然可以搞,但前提是要搞得起來。我只能說,桃花村的工業基地,真的只是壹個意外之喜。除了桃花村之外,妳還想在其它地區發展工業,這是極其困難的。”
郭濤道:“可是,我們就不能依托桃花村工業園區,在此基礎上,再好好的發展工業嗎?”
楊飛道:“壹個人也好,壹個企業也好,壹個縣也好,都應該有自己的定位。這個定位,並不是自己想當然的,不能說我想怎麽樣就怎麽樣,而應該認識到自身的局限和不足,認清楚自己的能力,才能做出精準的定位。打個比方說,我只能挑100斤的擔子,但妳壹定要我挑200斤,也許我能霸蠻挑壹裏路,說不定下壹公裏,我就只能撂挑子不幹,不然就會被壓垮!”
這話說得很含蓄,但也很清楚明白。
他在向郭濤傳遞壹個信息:妳不能逼我做事!
企業是我的,該怎麽做,我來決定。
妳想在益林發展工業,妳可以去搞,但妳不能逼著我把所有的工廠,全部放在益林。
逼急了,我就跳出益林!
郭濤顯然聽懂了。
事實上,郭濤哪裏敢逼楊飛?
楊飛現在是益林的財神爺呢!
這壹次,郭濤來找楊飛,也是來請教的!
“我懂,”郭濤道,“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事嘛!殺雞取卵的事情,我們也不屑為之。那依楊先生高見,我們益林有什麽發展之路可以走?”
楊飛道:“南方省本就是內陸大省,益林又是山區,自古以農業為主。要想招商引資走工業立市的路子,我估計是比較困難的。我倒是覺得,如果把農業發展好了,也不失為壹條致富之路。”
郭濤苦笑壹聲:“農業?致富?哎呀,農民就那兩三畝水田,再加幾畝土地,就算全部種滿了稻谷和紅薯,也換不了多少錢啊!隨著改開的深入,很多青壯年勞動力,都跑到外面打工去了。在家辛苦種壹年地,還不如在外面打壹個月的工呢!”
楊飛道:“所以說,我們必須轉換觀念,走科學、統籌種植。”
郭濤雙眼壹亮:“楊先生,妳有什麽好的點子,請說出來,我們探討探討。”
楊飛道:“當初,我去吉西時,曾考察過當地的農業和山地,最開始的時候,我是建議他們種植農作物,走農業致富的道路。後來因為我做了日化原料,需要壹個原料基地,就把吉西發展成日化原料種植基地了。”
郭濤道:“妳是想,讓我們益林走農業合作化的道路?”
楊飛道:“是的,隨著農民進城務工的人數越來越多,隨著城鎮化道路的深入推廣,城裏人多了,對農作物的需求也會與日俱增。誰能率先占領城市,占領城裏人的胃,誰就能走在發展的前列。”
郭濤聽了,不由得心癢癢的,笑道:“楊先生,我也聽說過,很多地區已經開始實行了新的農業產業,可是,這也得有銷路不是?不能大面積種下了農作物,結果卻打不開銷路,那可要人命了。”
楊飛道:“我建議,益林縣就以種植水果和蔬菜為主,再加上壹定數量的養殖產業,以雞鴨豬牛羊等常見的肉食為主。水果的話,就以蘋果、桔子、梨子、葡萄、香蕉、草莓等銷路旺的水果為主。銷路的話,我來解決!”
郭濤神情壹振:“楊先生,如果妳能幫我們解決銷路,那妳叫我們種什麽,我們就種什麽!”
楊飛道:“兩條銷路,壹是和六六六超市簽訂購銷合同。我們的超市,對新鮮果蔬這壹塊,需求量極大。沒有汙染和農藥殘留的有機水果和蔬菜,正是我們所需要的,而且價格也賣得起來。二是在省城的南城大市場,設立若幹銷售點,進行批零兼營。”
郭濤高興的搓了搓手,笑道:“好好好,這個好。”
他隨即發愁道:“可是,要叫農民種植這些農作物,怕是極難呢?收購的錢要是不多,還不夠他們打工賺的錢多,他們積極性是調動不起來的。”
楊飛心想,我都說到這裏了,妳還不開竅啊?
得了,我送佛送上西,幹脆幫妳壹把,將整體的規劃和操作流程也壹並告訴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