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女子不如男

;鸽子

都市生活

王德胜老汉坐在丽华服装厂的门卫室里,很认真地盯着出出进进服装厂的每一辆车。有时候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二章

谁说女子不如男 by ;鸽子

2018-5-27 06:02

二 一个星期后,在汉正街的一家服装加工店里,十六岁的丽华,正在一位二十来岁的裁缝师傅刘华平的指导下,在小心翼翼地缝制着衣服。
  这家服装店有八名工人。都是丽华一个镇上的,年岭都比丽华大。除了指导工刘华平和老板刘少平外,都是女生。工人们每天白天上班十个小时,晚上加班通常到十一二点。她们的薪酬是计件方式。每做好一件上衣,可得酬薪两元钱。所以,大家平时上班,都是鼓足干劲拼命地做,几乎很少看到工友们上厕所或是喝茶喝水的。
  为了能多挣些钱,让姐姐丽苹安心考大学,也为了给父母减轻一些压力,丽华坚守着她和姐姐丽苹的那份承诺,总是起早贪黑地赶着活路。有时候到了晚上十一二点钟,工友们都下班冲好凉歇息后,丽华一个人,还在车间里帮老板打包装,以期能多些收入。
  七月七、八、九三天,一年一度的高考终于如期而至。丽华所在的这家服装加工店里,炎热异常。丽华一天到晚汗流满面,疲乏不堪,但她却觉得有一种很欣慰的感觉。她觉得姐姐丽苹一定能考得很棒。因为她信得过姐姐,信得过她们曾经的约定。她每天都在心里祷祰着,她期盼着老天爷能够保佑姐姐,让她如愿以偿,圆她的大学梦。    一个半个月后,姐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终于飞到了家。妈妈也顺利地产下了一名男婴,丽华家里可以说是双喜临门。一家人暂时忘掉了曾经的忧愁和烦恼,全家笼罩在一片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之中。
  当姐姐丽苹启程前往北京农业大学的那一刻,丽华把四个月来加班加点攒下的八百多元钱(另四百元钱交给了父亲),从怀里抖擞着掏出来,双手捧到丽苹面前时,丽苹的泪水一下子如断了线的珍珠一般,汩汩流淌下来。她紧紧地抱着妹妹,抚摸着她那因长期熬夜、辛劳而日渐瘦削的身体,深陷的眼窝,激动得半晌说不出话来。她深情地凝望着妹妹的眼睛,痛惜地说:“妹妹,让你吃苦了。姐一定会好好读书,一定会兑现我们之间的那份承诺。”    由于丽华人年轻,脑子灵活,又肯学习,仅大半年的功夫,丽华的裁缝技术就突飞猛进,学得十分娴熟了。无论何种款式的服装,只要一上手,她都能又快又好地缝制出来。深得老板和工友们的赏识。因此,丽华的工资,一下子从工友中的最低工资,涨到了最高工资。
  一个星期天,劳累了近半个月的工人们终于可以放假休息一天了。姐妹们都喜出望外,拉着丽华一起,到汉正街的服装批发市场去转悠。丽华死活也不肯去,她窝在狭小的宿舍里,拿出自己高一的课本,独自一人看了起来。    “得了吧!丽华!”郝珍大姐扯着丽华的衣裳说,“你一天到晚累死累活,图个啥?今天好不容易放一天假,你也舍不得出去玩一哈,你还要不要命哪?”郝珍大姐话刚一说完,其他几个姐妹几乎是连拖带拽地把丽华扯出了宿舍。
  姐妹们都有说有笑,唯独丽华一个人沉默不语。她想着心思,今天这个日子就要这样白白地浪费掉了,她心里不忍啊。
  不多久,她们到了汉正街的大甲里巷,这里人来人往,热闹异常。服装批发店里,有的客人正和老板在讨价还价;有的则在试穿着刚上市的新衣裳。大家看得有些眼花了烂了。郝珍大姐走到一个摊位前,双手抚着一件桃红色的秋装,对众姐妹们说:“这件衣裳真好看,我们一人买一件好不好?”几个姐妹都左摸摸,又瞅瞅,也连声说:“还真不错。那就买一件吧!”
  胖子女老板见寻上门的生意,喜滋滋地说:“这是最新上市的款式,姐妹们买吧。我不会亏待各位的。”说完,便从装衣服的柜子里,拿出一叠红色衣裳来,剃给郝珍几个人挑选。郝珍大姐接过衣裳,对着试衣镜,连着试了好几遍,然后问道:“怎样啊?丽华,你说说看!”
  丽华望着衣服,眼睛一亮。一个正值花样年华的青春少女,要说没有爱美之心,那是不现实的。丽华伸出右手,摸了摸右边的裤子荷包。本能地将一只手揣进荷包里。
  看好衣服后,郝珍大姐和姐妹们纷纷掏出钱来,一人买了一件。可丽华却迟迟没有掏钱的意思。她不是不想买啊!她是舍不得花掉这一分一厘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啊。她知道,姐姐还在等着这些钱去买笔买纸,交生活费;她还知道,爸爸妈妈也等着自己的钱去给弟弟买奶粉呢!看着丽华又羡慕又无奈的模样,郝珍大姐犹豫了一下,从怀里掏出一张钱来,递给女老板,买了一件一模一样的衣服,递给丽华。丽华连忙伸出手,推却着说:“大姐,这哪行啊?我不要!我有钱!”郝珍大姐不容分说,硬是将衣服塞到了丽华手里。丽华的脸上露出一片感激的神情来。    当她们在繁华的汉正街信步闲逛的时候,丽华忽然被身后一个挑着两个重重的大包,个子矮小的中年男子给撞了个踉跄。同行的兰花姐立马用右手抓住那人挑着的包里,厉声吼道:“你没长眼睛啊?”“对不起,对不起!我急着赶路,才撞着了她。请原谅啊!”那男子说完,把担子歇在地上,擦了一把脸上的汗。男子身后紧紧跟着一位身背着黑色挎包,穿着西装的三十岁上下的年轻人。“咿,这不是梁叔叔吗?你咋在这里啊?”差点摔跤的丽华直起身子,扭过身来,她一眼认出了撞她的男子。原来是她初三同班同学王小娣的爸爸。
  男子也认出了丽华。他红着脸说:“丽华,你也在这里啊?”男子惊讶地说。“我家穷,我爸不让我读了。”丽华回答道,“您这是?”丽华不知所云。“为了给小娣她们姐弟挣学费,我在汉正街挑扁担!”男子说到这里,赶紧挑起地上的包里,对丽华说,“好了,丽华,我要帮这位老板送货到停车场。有时间再聊了。”说完,男子便迈开脚步,小跑似地朝街道那头走去。
  看到梁叔叔远去的背影,丽华想了很多。她想:梁叔叔为了自己的儿女们有学上,宁愿一个人背井离乡,吃苦受累。可自己的父亲呢?当她这样想着时,她又忽然觉得自己对不起父亲。父母亲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也够辛苦的了。此刻,她的心里涌起了一股莫名的感慨,真可谓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哪。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