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的黑科技系統

單身老憨

網遊小說

壹覺醒來,世界大變。熟悉的高中傳授的是魔法,告訴大家要成為壹名出色的魔法師。居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72章 行業標桿

學霸的黑科技系統 by 單身老憨

2019-1-21 10:32

  次日下午,m會議鋰電池專題的報告廳內人頭攢動,座無虛席。.
  很多人早早地就來到了會場,提前等待著報告會的開始。
  站在報告廳的門口,看著裏面黑壓壓的人群,陸舟不禁壹陣頭皮發麻。
  不知道為什麽,他對昨天碰到的薩羅特教授,忽然產生了壹絲敬佩之情。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為了實驗室裏十幾二十個研究員的飯碗,為了成百上千萬的研究經費,拿著不完善的項目,跑到這裏來和同行們撕逼,也是需要壹定的勇氣的。
  在這行裏面,同行是冤家,不同行也是冤家。
  就拿鋰硫電池這個方向來說,做二氧化錳納米層的和做聚合物固態電解質的,乍壹看來好像是八竿子打不著邊的東西,但其實都是為了解決鋰硫電池的穿梭效應。
  其實,大家的技術都存在黑點,只是多少問題。
  誰都想讓工業界采用自己的方案,投資自己的研究,讓自己的技術“活下去”。
  同樣的道理,陸舟的論文,雖然讓鋰電池概念迎來了春天,卻也讓不少項目組被砍掉了經費,讓不少研究員為此丟掉了飯碗,相信有不少人在背後罵過他。
  不過讓陸舟意外的是,當他站在講臺上,往下面掃了壹眼,卻並沒有看到那種明顯是等著來找茬的人。
  至少他看得見的前排沒有。
  反而,那壹雙雙視線中充滿了……
  期待?
  雖然懷疑自己是不是看錯了,但報告會已經要開始了。
  定了定神,陸舟走上講臺上,將u盤插上了多媒體講臺,然後示意旁邊的工作人員給自己拖來了三張白板。
  通常的材料學報告會是用不著板書這麽多內容的,但他的報告會自然是以數學為主。
  面對著已經漸漸安靜下來的會場,陸舟試了試話筒,言簡意賅地開口道。
  “關於改性聚二甲基矽氧烷薄膜的各項性能以及制備方法,我在論文已經做了相當完備的描述,相信諸位在這場報告會之前已經看過,這裏就不多贅述。”
  頓了頓,陸舟繼續說道,“而且相比起pdms薄膜,相信諸位對我是如何發現它的更感興趣。”
  聽到這句話,坐在臺下的不少人紛紛點頭。
  坐在這裏人並非全都是鋰電池利益相關的研究員或企業代表,很多做別的有機材料領域的大牛,此時此刻也都坐在這裏。
  對於不同研究方向的人來說,他們更好奇的不是pdms材料本身,而是陸舟到底是如何通過建立數學模型鎖定這壹材料的。
  回應了那壹雙雙期待的眼神,陸舟沒有在開場白上浪費時間,直接進入了正題。
  “在沈積的最初階段,鋰離子通常會獲取電子並沈積在集流體上,這被認為是壹種異相的成核行為。由於,這種初始的成核現象,會對最終鋰的沈積模式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所以我最初的思路,便是以成核階段的初期為切入點,解決鋰枝晶不規則生長這壹問題。”
  “通過sem電鏡觀察,浸潤在電解液中的晶核根部,我們可以看成壹個在扁平基底上沈積的球形帽狀晶核,抽象來看就是壹個三維球面。我們可以設θ是接觸角,r是曲率半徑,a是接觸面的半徑,γ是表面張力……”
  有些東西光說是說不清楚的。
  陸舟拿起了馬克筆,在白板上板書了起來。
  白板上的公式越寫越多。
  筆尖在白板上跳躍,壹行行算式躍然而出。
  整個數學模型就像壹具精心構築的骨架,支撐著研究結果的血與肉。
  對於它的每壹處細節已經了然於心,即便沒有刻意背誦過,陸舟也能很流暢地進行現場推導。
  坐在臺下的研究人員們目光直直地釘在白板上,生怕錯過壹個細節。
  然而即便如此,能跟上他節奏的人,也寥寥無幾。
  已經開始有些跟不上陸舟的思路,克雷爾教授深呼吸了壹口氣,有些焦慮的左顧右盼了下。
  當他註意到,坐在他旁邊的來自麻省理工大學的巴旺迪教授正抱著雙臂,壹臉輕松地看著白板,忍不住壓低聲音問道。
  “妳聽懂了嗎?”
  巴旺迪教授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
  沈思了片刻之後,他用輕松的口吻給出了自己的評價,“當然,很有趣的方法。”
  巴旺迪教授是研究量子點技術的,不只是化學,對凝聚態物理方面也有所涉獵。
  而研究領域壹旦涉及到物理,數學不好反而才會讓人覺得奇怪。
  聽到巴旺迪教授的評價之後,克雷爾教授壹臉的無奈。
  報告會進行到現在這個階段,白板上的很多東西,他已經開始看不懂了。
  他倒不是不懂數學,只是沒這麽深入的研究過。畢竟材料學是壹門基於實驗的學科,大多數的數據都是做出來的,而不是算出來的。
  然而現在有人告訴他,計算材料學在材料學實驗室的地位不僅僅只是打輔助,還能凱瑞全場。他除了懷疑人生之外,似乎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或許,他得抽時間好好研究下了。
  時間壹分壹秒地過去。
  進入狀態的陸舟,仿佛回到了普林斯頓的課堂,而臺下的聽眾們,都是他的學生,正在用心傾聽著他的學說。
  對於那壹雙雙求知的目光,陸舟也回應了最大的熱忱,將自己的學說傳播出去。
  當最後壹行算式寫出,陸舟停下了手中的筆。
  後退兩步,他上下打量了壹眼面前的白板,沒有說話。
  盯著這並不高大卻異常偉岸的背影,臺下壹片寂靜,鴉雀無聲,生怕呼吸聲大了點,打斷這位大佬的思考。
  就這樣過去了五分鐘。
  陸舟終於轉過身來,將手中的記號筆放在了多媒體講臺上。
  “基本情況就是這樣了。”
  “接下來是提問環節,如果有什麽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來。”
  會場內依舊是壹片寂靜。
  沒有人起立,沒有人舉手,甚至沒有人吭聲。
  即使是最刻薄的專家,此時此刻也緘口不語,讓人不禁懷疑這裏是否真的是m秋會的現場。
  漸漸的,寂靜終於打破。
  回過了神來的人,開始鼓掌。
  “啪啪啪……”
  有了第壹個,便有了第二個。
  很快雷動的掌聲便填滿了會場,如同席卷的狂風驟雨。
  看著臺下鼓掌的眾人,陸舟微微楞了下。
  讓他意外的不是掌聲,而是竟然沒有人站起來提問。
  想到這裏,陸舟的表情不禁有些古怪。
  姑且……
  就當他們全聽懂了好了。
  反正會議結束後美國材料學會會印刷壹本厚的像磚頭壹樣的論文集,如果他們感興趣的話,自然會把他講過的東西細細研究。
  至於該他做的,他已經做完了。
  陸舟向旁邊的工作人員示意會議結束。
  然而就在他準備拔掉u盤的時候,忽然想起來壹件事情。
  “哦對了,差點忘了,ppt還沒放完。”
  剛才講的太嗨,差點把“正事兒”給忘了。
  陸舟按了下激光筆上的按鈕,把ppt剩下的內容快速過了壹遍。
  “關於改性pdms薄膜,沒什麽好說的,這兩個半月我這裏做了六組實驗。分別是1000到2000圈庫倫循環之後,電池內部的宏觀情況以及微觀下負極材料截面的sem圖像。”
  這個實驗不難,但很麻煩,尤其花時間。
  但為了打消工業界的顧慮,這項實驗卻是必須的。
  ppt定格在倒數第二頁,停止放映的陸舟,頓了頓,繼續說道。
  “我相信,應該有不少人對這個更感興趣。”
  確實有不少人感興趣。
  當看到2000圈庫倫循環之後,那纖塵不染的電池外殼內側圖片時,坐在後排交頭接耳了快整場報告會的企業代表們,盯著ppt的眼睛都快直了。
  通往新大陸的航線,就畫在那張圖上,他們夢寐以求的“寶藏”,從未如此接近過。
  那裏,就是未來。
  現在,已經有人替他們指明了航向……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