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千三百二十九章 家鄉菜
逆襲1988 by 拾寒階
2024-2-15 21:42
王林壹眼便認出了她。
是她!
昨天在華爾道夫酒店餐廳裏見過的那個金發女子。
她正在拍戲。
今天的她好性感!
壹條領口開得很低的吊帶黑色禮裙,修長潔白的雙腿若隱若現,柔美的雙肩露在外面,兩個半圓更是引人註目。
看得出來她是壹個混血兒,混血兒壹般都很漂亮,她則更加漂亮。
她有著壹頭金棕色的卷發和深藍似海的眼睛。
她那絕世容顏,足以為所有的女人嫉妒,她就是上帝的傑作。
美貌是女人最好的通行證,無論在哪裏,美女都會受到不壹樣的優待,可是在整容技術的泛濫下,美女好像成為了量產的東西,隨處可見。
但那些真正的美女永遠是人群中最亮的焦點,眼前這個女人就是這樣的人。
她滿足了男人對美女的所有幻想,容貌、身材、氣質、性格,無論和誰對比,她都是最出彩的那個人。
壹眼萬年,放在這個金發美女身上,再恰當不過。
李文秀拉了拉王林:“看見美女,挪不開步子了?”
王林摸摸下巴,微微壹笑:“看看嘛!”
沈雪笑道:“還別說,這女人真漂亮。”
王林道:“比不上妳,只不過她有壹種異域風情,初壹看有些驚艷。”
周粥白了他壹眼,道:“餵,我們是來逛博物館的,不是來看美女的,好不好?”
王林笑道:“走吧!”
周軍也看傻眼了,被王琳扯著手往後走,他還轉過頭去看。
王琳生氣了,擡起腿來,踢了他壹下:“妳眼睛長她身上去了,是不是?”
周軍哎喲壹聲,跳了壹下腳,尷尬的笑道:“沒有,我在看他們拍戲呢!這是壹出什麽戲?也不知道是什麽電影,到時壹定買來看看。”
王琳瞪眼道:“我看妳是想看她吧?”
周軍嘿嘿笑道:“嘿!電影裏的美女還少嗎?看看又能怎麽樣?”
壹行人參觀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內凝聚了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館內收藏有世界各地藝術珍品幾百萬件,其中包括古今各個歷史時期的建築、雕塑、繪畫、素描、版畫、照片、玻璃器皿、陶瓷器、紡織品、金屬制品、家具、古代房屋、武器、盔甲和樂器等。
王林他們逛到中午兩點鐘,實在是有些累了,特別是幾個孩子,剛開始還興致頗高,但逛久了以後,就要人抱著了,對什麽都不興趣,只嚷著要吃東西。
李文秀拿出面包給孩子們吃,王文咬了壹口,說不好吃,直接就丟在地上了。
“怎麽不好吃了?”李文秀撿起來,說道,“妳這孩子,不吃就不吃,怎麽亂扔東西呢?”
王文嘟著嘴道:“我要吃肉肉!”
李文秀把臟了的面包丟進垃圾桶,拿出壹個新的面包打開來咬了壹口,皺著眉頭道:“這什麽面包,真的很難吃。難怪文文不吃了。”
王林咬了壹口,當即吐了出來:“真難吃!”
講真,米國的面包是真的難吃。
只不過王林他們第壹次來,還不知道而已,還以為這些面包跟國內買到的面包壹樣好吃呢!
這下好了,直接上了當。
在紐約,充斥市面的,也就是說,超市的,是那種害浮腫病的、壹捏就癟成面疙瘩再也回不來的面包,刀也下不了,黃油都不敢抹。
經常有人感嘆:這麽大個國家,這麽發達的工業,居然做不好個面包!
其實不是做不好,面包還沒那麽難做,而是沒市場。
米國也不是沒人會做好面包,稍微大壹點的城市也總會有幾家面包店每天賣新鮮的、外殼脆脆的、裏面筋道的有嚼頭的面包,德式的、法式的、意式的大致都會有幾種,雖然不能說品種豐富,但質量也還說得過去,至少糊弄旅遊的客人不成問題了。可是這樣的面包店太少,多不起來。
這是生活方式決定的。米國人大都是在郊區分散居住,日常生活的食品采購都是大量的、好幾天、乃至壹周才壹次。而好吃的面包,必須是當天出爐當天賣掉的,想要這樣,城市必須有歐洲那樣的結構,下樓街角就是面包店,隨時可以買,才可能保證產出和消費都在當天完成。
在米國這個以車代步消解城市的文化裏,這是做不到的。而相應的,那種有防腐劑的切片面包也適於大工業生產,比小面包店的效率和利潤都高多了,也符合米國社會的經濟模式。時間長了,米國人吃慣了浮腫病面包,也就不覺得怎麽不可接受。
恐怕不止面包,好多難吃的米國食品,諸如各種速凍微波爐加熱食品、各種可以大量購買冰箱裏放幾周的食品,都跟分散居住有關。這種居住模式本身就給日常食品的大工業生產提供了市場。
不只華人在這邊吃不慣,便是其他國家的遊客,比如說法國人,到了米國也難以適應,有的留學生會被美式食品逼得崩潰掉。
米國人的生活質量事實上遠不如我國發達地區,米國人的生活是高科技加粗糙生活。
沈雪笑道:“有這麽難吃嗎?我試試。”
她接過面包,還沒有吃,只聞了壹下,直接就遞還王林:“這什麽怪味道?聞著我就沒食欲了。”
王林把面包全部丟掉了垃圾桶:“算了,我們出去吃飯吧!孩子們也累了。我之前問過工作人員,拿到小徽章之後即便中途離開了大都會博物館,當天在閉館前仍然可以返回博物館。”
剛才購票的時候,雖然說是自由捐贈,但其實也有壹個標準的,大人是25美元壹個人,小孩是12美元每人。
這個價格挺貴的,因為在國內,很多博物館都是免費開放。
大家也都餓了,只得出來吃飯。
經過博物館大堂時,看到那邊的拍攝還在進行,裏三層外三層的圍滿了人在觀看。
李文秀道:“找家中餐館吧?”
王林嗯了壹聲。
紐約的中餐館並不難找,有壹片地方,那裏幾乎都是華人,被人稱為華人在紐約的殖民地,唐人街也有很多中餐館。
王林他們在紐約沒有車用,打的士前往。
紐約打的士是很昂貴的,不過對王林來說也不算什麽。
的士司機帶他們來到了曼哈頓華人聚集區的唐人街。
紐約唐人街的居民以華人為主,華人的商業活動也集中於此。住在唐人街,就像在大陸、香江等其他華人小城壹樣。通用的語言主要是國語,也有各地方言。中餐為主食,許多街口有中文報攤。開車可以聽到中文廣播,晚間看的電視是中文電視。在米國,只有唐人街有這樣的條件和氛圍。
唐人街最大的特點是在這個區域的居民幾乎全是華人。同時,華人也在此從事商業活動,主要是開商店、飯店和禮品店。
商店的三分之壹是餐廳,街道兩邊擺放著堆積如山的水果、藥材、海鮮攤位,賣百貨的大嬸及漂亮的中文招牌混雜在壹起。
在紐約生活著幾十萬華人,唐人街有著百年歷史,這裏不僅是壹條街,而更像是壹座城中城,周邊幾十條街道全是華人。
王林他們走進唐人街,宛如回到了祖國!
親切!
就連空氣中漂浮著的飯菜香味,也是如此的熟悉。
王林找到壹家看起來頗上檔次的中餐館,走了進去。
“歡迎光臨!”服務員說著壹口標準的國語,這讓王林他們格外感到親切。
已經過了飯點,餐館裏的人並不是很多。
王林找座位等人坐了下來,問道:“有什麽好吃的?”
服務員道:“幾位是剛從大陸過來的吧?”
王林問道:“妳怎麽看出來的?”
服務員笑道:“看妳們的穿著打扮就知道了。”
王林倒是微訝,問道:“我們的穿著有什麽不同嗎?”
服務員道:“妳們身上這些衣服,米國沒有。反正我是沒見過。具體有什麽不同的,我也說不上來,但我就是看得出來,而且格外的親切。”
王林哈哈笑道:“是嗎?有意思。不過每個地區的人都會有穿衣風格,這壹點是肯定的。”
服務員拿出菜譜,說道:“妳們是申城人吧?我們這裏獅子頭、黃海魚、幹海帶,也有麻婆豆腐,龍抄手,白斬雞,還有時菜魚片,椒鹽鮮魷,炒河粉,烤鴨,還有餛飩呢!”
李文秀笑道:“可算找著好吃的了。酒店裏那些菜,貴得離譜,但口味卻也壹般般。”
服務員笑道:“那當然了,要吃家鄉菜,壹定要來唐人街,不管妳們來自哪裏,在這裏都能找到家鄉口味。”
王林道:“有什麽好菜,盡管上。我們這麽多的人呢,每桌上十八個菜吧!”
服務員笑著答應,但沒有真的有什麽上什麽,而是拿著菜譜,翻到後面,指著壹個酒席菜單道:“那就來這個吧?這是我們店裏規格最高的酒席。”
王林瞥了壹眼,道:“行,就吃這個。”
他又問周軍道:“下午還要逛街,就不喝酒了吧?”
周軍道:“不喝,晚上再喝吧!”
沒過多久,飯菜便陸續端了上來。
菜肴色香味俱全,雖然囿於食材,很多菜的口味比不上國內的餐館正宗,但最起碼能吃到真正的家鄉菜了。
幾個小朋友吃飯也吃得快,完全不用餵。
李文秀道:“王林,我們以後都來唐人街吃飯得了,口味好,價格還比酒店便宜。”
王林笑道:“這不隨便?也不壹定要到哪裏吃,各種風味的菜肴都可以嘗試壹下嘛!”
這時,門口走進來壹個女子。
服務員上前招待,笑道:“請問幾位?”
女子紅了紅臉,怯生生的問道:“妳好,我不是來吃飯的,我想請問壹下,妳們店裏還招人嗎?我看到妳們店門口貼了招聘。”
“妳進去問問老板吧!”服務員指了指裏面的收銀臺,“老板就在裏面。”
女子道了聲謝,走到裏面來。
收銀臺裏坐著壹個胖男人,正壹邊吸著煙,壹邊盯著壹臺小電視機在看球賽。
“妳好,請問妳們招人嗎?”女子問道。
“不招了!招滿了!”胖男人揮了揮手。
女子哦了壹聲,轉過身來,忽然之間看到王林他們,驚喜的喊了壹聲:“是妳們啊!”
王林回頭壹看她,笑道:“張靜芳!妳怎麽在這裏?”
此女正是和王林他們壹同乘機抵達紐約的張靜芳。
張靜芳苦笑壹聲:“我來找工作的。妳們住在哪裏?也是住在唐人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