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從驛卒開始當皇帝

秋來2

都市生活

崇禎二年。
夏五月。
延安府甘泉縣。
城外的甘泉驛,其中壹個馬房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零壹十六章 那年我在大別山編筐

從驛卒開始當皇帝 by 秋來2

2023-12-10 19:14

  在皇太極看來,這些大明的反賊確實是大清潛在的盟友。
  可通過與錘匪賀今朝的交戰,讓他覺得將來錘匪還不是那麽好對付的。
  光憑借四十門紅衣大炮對明軍能占據優勢,但是在火炮對賀今朝占據優勢這種事,皇太極認為己方是占劣的。
  “大明皇帝朱由檢自顧不暇,此番我大清壹旦大量斬殺俘虜援遼明軍,大明定然無力回天。
  我大清皇上乘運奮興,諸王貝勒同心協助,定鼎之機,在此壹舉,時不容緩,機不可失!”
  石延柱在政治以及軍事上都有獨到的才能,深受皇太極重視。
  他說的話,雖然有些不符合實際情況,但精辟的分析了雙方所處的形勢,並且針對性的提出了破敵制勝的戰略和戰術。
  同時把這場戰事與大清前途命運都聯系在壹塊,更是讓皇太極覺得石延柱頭腦清醒。
  但皇太極是何許人物也?
  他向來喜歡獨自思考,認為時機未到。
  於是按住石延柱的奏疏不拿出來議論,而是低調的繼續向錦州方面增派援軍。
  同時皇太極下令朝鮮派遣總兵壹員、副將四員、遊擊二員、守備十員、兵九百七十名往錦州“更戍”。
  在沈陽他又命額駙英額爾岱、宗室拜尹圖,率每牛錄兵十名增援。
  皇太極指示圍錦的將領:“敵人若來侵犯,爾等可相機擊之,不來切勿輕動,各當固守汛地。”
  洪承疇麾下的這些人馬可是大明最後的“精銳”,除了原有的關寧軍之外,多是宣大、陜西、榆林、甘肅、寧夏、薊鎮的老邊軍了。
  大明朝廷今後再想要淘換這種士卒,幾無可能。
  這些士卒久處塞外,能吃苦,又同清軍、蒙古軍、流寇長期作戰,富有經驗,只要錢給夠了,也特別能戰鬥。
  大明的決策者們不惜把重兵交到洪承疇手中,都集中到這裏來,就是想要保住寧錦防線,以及山海關。
  這條防線是大明的生命線,直接關系到大明江山的安危。
  這壹點,皇太極以及他麾下的謀臣們也是壹樣的看法,他們也把在錦州的勝負看成是決定大清命運的頭等大事。
  壹年來,大明做出種種努力,企圖打破清軍對錦州的包圍,也曾寄希望於祖大壽兄弟與援軍配合,突破清軍的圍困。
  但是,清軍源源不斷的增兵,實行掘壕久困之計,使得錦州聲援斷絕,大明援軍被阻斷於松、杏山之間,遲遲不能接近錦州。
  雙方陷入僵持階段,決戰壹觸即發。
  南陽。
  城外出現大批大批的闖王人馬。
  南陽知縣姚運熙整個人都有些發抖。
  不是據通報,闖王大隊人馬全都湧入湖廣了,靖遼侯以及左良玉回去救援督師楊嗣昌。
  可闖王的旗號怎麽在這呢?
  現在他唯壹能仰仗的就是猛如虎了。
  可猛如虎在四川作戰時,他親兒子都戰死了。
  軍旗、軍符全都丟棄,帶著親兵猛沖才得以逃回重慶,與楊嗣昌回合,手下還能剩下幾個精銳老兵?
  尤其是因為親兒子死在他眼前,卻不能救,連屍體都沒法帶走。
  積郁之下,他背上生了疽瘡,不能打仗,就領兵退駐承天。
  (大明嘉靖皇帝入繼大統之前的舊邸在這裏,他的父親興獻王(後追尊為帝)的陵寢也在這裏,需要官軍駐兵保護,以防出現鳳陽祖陵被挖的事情。)
  結果遇到了張獻忠來打南陽,被吳國俊等人打的打敗後,猛如虎才奉命移駐南陽,他沒有跟著大軍壹起回湖廣救援楊督師。
  猛如虎就是退居二線,養病來的。
  未曾想李自成打垮了傅宗龍後,派壹部分人佯裝主力,吸引官軍的視線前往湖廣,主力卻來圍困南陽。
  分守參議艾毓初扶著城墻垛口,看著臉色極為難看的猛如虎:“總兵可有退敵之策?”
  猛如虎沈默許久,最終吐出四個字:“唯死守爾!”
  艾毓初臉色蒼白。
  當初他因唐王朱聿鍵對地方官不滿,多有沖突,被唐王給告到皇帝那裏,說他們不尊重宗室,被崇禎給逮捕進詔獄。
  但是隨著唐王被捕,艾毓初又被放出來,還是來南陽“輔佐”新唐王朱聿鏌。
  可如今,他怕是得死在這裏。
  闖王李自成帶著的精銳來此,直接指揮部下推來火炮,進行攻城。
  上壹次張獻忠攻城幾日,才被官軍給追上打的大潰而逃。
  南陽城也沒有修葺。
  李巖站在李自成身邊,攻克南陽之後,要橫掃內鄉、新野、唐縣、鄧州,還可以與張獻忠擺出兩路夾擊襄陽的態勢來。
  待到張獻忠再入湖廣後,闖王大軍便揮師北上,直撲開封。
  這便是李巖的謀劃。
  城墻上的官軍看到闖王的大批人馬之後,多是軍心不穩,即使猛如虎不顧疽瘡,忍著疼痛披甲鼓舞士卒,可終究沒什麽用。
  他的家丁在四川已經死的差不多了,否則也不會讓兒子戰死。
  南陽城被闖王圍三缺壹。
  幾聲轟隆隆的火炮,砸在南陽城上,更是砸的守城士卒軍心不穩。
  隨著箭矢攢射,闖王的人馬直接攻入南門。
  艾毓初在城門樓子提了絕命詩,直接自縊身亡。
  城破之後,猛如虎手提著短兵器和闖王的人馬展開巷戰。
  “殺!”
  他大喊著往返沖擊,鮮血染紅了戰袍、衣袖。
  周遭起義軍無不駭然。
  經過唐王府門口時,他朝北叩頭在地,感謝大明皇帝對他的大恩。
  因為他是崇禎初年從塞外歸附的蒙古降人,與虎大威並成為“猛虎二將”。
  因作戰勇猛,壹路升到大明總官兵。
  他這輩子不後悔為大明效力!
  猛如虎拽掉殘破的鎧甲,想要緩解背痛:
  “陛下,我沒力氣再打下去了!”
  噗呲。
  然後猛如虎就被闖王的人用刀劍給戮死了。
  直到這個時候,唐王府的大門依舊沒有打開。
  起義軍撞破唐王府的大門,爭相湧入。
  他們在麒麟閣內抓住唐王朱聿鏌,壹刀給宰了!
  李自成自從搞死傅宗龍後,與羅汝才獲得了了大量衣甲器械,收降了壹批傅宗龍部的士卒,聲勢越來越盛。
  這些精銳士卒都穿起明軍的盔甲和軍械,完全看不出反賊的樣子。
  隨著當年起義軍的叛徒被滅殺之後,曾經投降大明的賊寇,大多反水。
  盡管崇禎在他們死後又是贈官,又是立祠,樹為“改邪歸正”的典型,指望借此對起義軍將領進行分化。
  然而,此時形勢已經大不同了,朱由檢的這種手腕並沒有收到什麽實際的效果。
  張獻忠得了羅汝才私下贈送的五百騎作為家底,李自成也派出壹部分為佯裝成闖王的主力,隨張獻忠南下湖廣。
  但張獻忠經過李自成想要收降自己的原因,在軍事潘獨鰲的建議下,直接南下安徽了。
  張獻忠要去與湖廣、河南、安徽交界的地區,去會和革、左五營。
  因為闖王李自成只剩下十幾個人逃脫,被朝廷認為“打死”後。
  主要的軍事集團就剩下西北錘匪,以(八大王)張獻忠、(假曹操)羅汝才為核心的集團,聚集在湖北勛陽周遭。
  還有貓在大山裏的,(老回回)馬守應、(革裏眼)賀壹龍、(左金王)賀錦、(治世王)劉希堯、(爭世王)藺養成五營聯合作戰的比較穩定的集團。
  用熟悉的話講,就是這群農民起義軍還在大別山裏編筐呢!
  但革、左五營的實力相當可觀。
  當時任明朝安、廬、池,太巡撫(簡稱皖撫)的鄭二陽在奏疏中說過:
  “革、左之狡橫不下於獻、操,善戰者不止數萬。”
  他們主要是依托大別山脈同大明展開鬥爭。
  這裏形勢險要,且在戰略上占有重要地位。
  東面對明王朝的陪都南京構成威脅,東北方向則是鳳陽皇陵,西面同張獻忠、羅汝才等部義軍相距不遠,可以收到相互呼應的效果。
  五營作戰機動靈活,使官軍常常處於被動。
  尤其是以老回回馬守應為主,善於收買當地土人為間諜,星蔔市販之流多為所用,走的全都是群眾路線。
  大明官兵來絞殺,人數多他們就逃跑隱藏,少數少打他娘的。
  明軍搜山清野,馬守應就突出郊關,甚至列陣平原引誘,又負險埋伏。
  賊為主,兵反為客,是以多敗。
  馬守應充分施行了陜西八十萬起義軍總教頭賀今朝灌輸的遊擊理念,在此牽制了不少的明軍,而且自身遭受的損失不大。
  要不是大別山太窮了,馬守應當真能成就壹番基業。
  但他歲數也不小了,壹年少則抽出壹次,派人去同錘匪賀大帥、闖王李自成、八大王張獻忠進行溝通。
  不管誰能成事,都得照顧照顧他們這幫老兄弟。
  大明朝廷為了保衛南京和鳳陽、泗州祖陵,指定朱大典、史可法等人集結軍隊加意防守。
  這就牽制了官軍的力量,客觀上對其他各支義軍是個有力的支援。
  不能因為老回回馬守應低調行事,他的名頭不如其余三個人響亮,就忽視他這壹波起義軍的軍事力量。
  這五個人組成的集團,手下可都是積年老賊了,也擅長打遊擊戰。
  當楊嗣昌集中兵力追擊張獻忠、羅汝才等部義軍的時候,朝廷拿不出足夠的兵力來對付革、左五營。
  明監軍道楊卓然就親自跑到潛山、太湖山區,面見五營領袖,企圖以口舌之功誘使他們接受朝廷的招降。
  老回回馬守應抽著旱煙吹噓道:
  “我等兄弟皆有絕世之才,是朝廷無所用,余故皆因陜西饑荒為盜。”
  楊卓然看了看壹臉認真的老回回,又瞥了其余四人壹眼,連連點頭:
  “諸位首領都是有大才之人,若是被朝廷所用,必定能夠大展宏圖。”
  老回回馬守應哈哈笑了幾聲:“若是朝廷處置得宜,焉知我等兄弟不能成為大明的忠義之士?
  況且兄弟們聽說連那劉國能、李萬慶十余營前後歸誠,為國家效死,戮力行間,難不成我們就做的比他差?”
  李自成據說被打死了,張獻忠都投降了朝廷,他們跟賀今朝距離太遠,他們從山陜之地跑出來的,那裏的糧食連錘匪都不夠吃的。
  再接納他們,豈不是都得餓肚子。
  最重要的是總教頭的軍規在他們看來,過於嚴格,還不如在外面多逍遙快活幾年呢。
  如今大明高官主動上前提要求,他們自是得賣個好價錢,跟張獻忠、羅汝才壹樣,保持自身獨立,還能花大明朝廷的錢,多是壹件美事啊!
  “況且我們十多萬兄弟,朝廷要把我們安置在何地?”
  “不錯。”賀壹龍連忙拍著凳子道:“還有主持招撫的是何人?
  兄弟們的餉錢從哪裏來?
  我們兄弟得當什麽官,封什麽爵?”
  “這壹樁樁都需提前說清楚嘍,要不然我等如何為朝廷效力?”
  “就是。”
  “諸位請放心。”
  楊卓然答應他們提出來的問題都會轉報朝廷。
  壹面指定黃州府屬山區為革、左五營的安插地,以蘄水(今湖北省浠水縣)、廣濟、蘄州加派的新餉給他們當軍餉,號曰“新民”。
  雙方壹度暫時停止了軍事行動。
  但是隨著賀今朝占據四川,李自成、張獻忠又取得了攻克洛陽、襄陽的驚人戰果,“反賊們的實力”大漲。
  革、左五營領袖才又重整旗鼓,開始了對大明新壹輪的主動出擊。
  革左稱降,但劫掠自如。
  負責談判的楊卓然每天都要負責掩覆,以此來緩解自己的罪責。
  待到襄陽、洛陽皆破,闖、獻並橫,革、左大肆攻剽。
  皇帝得知消息後,極為氣惱詔諭兵部。
  革、左肆毒,掃蕩無期,必分地責成,庶克底定。
  命劉元斌扼光山,盧九德控太湖,宋壹鶴截蘄州,鄭二陽駐廬州,牟文綬防鳳陽,錢中選護承天,張懋爵往來潁州、壽州、亳州、宿州等地巡視。
  楊卓然贊畫搜剿,朱大典進總督,節制各路撫鎮等官進兵英山、霍山(大別山舊稱),專理督剿。
  現在張獻忠帶著幾百騎的人馬,就本著革左五營來了,妄圖借用他們的實力,與官軍周旋,從而再次迅速崛起。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