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余年

貓膩

歷史軍事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留余慶,留余慶,忽遇恩人;幸娘親,幸娘親,積得陰功。勸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百七十七章 數十年的往事之憤怒

慶余年 by 貓膩

2018-7-4 10:08

  厚薄各異的幾道卷宗,安靜地躺在禦書房的案幾之上,在這短短的日子裏,不知道被那雙穩定的手翻閱過多少次,然後就如同被人遺忘般,擱在此處,安靜異常。時光不足以令灰塵落滿這些卷宗,然而初秋的爽淡空氣,卻讓這些卷宗的頁面翹了起來,就像是被火烤過壹般。
  那雙深邃而灼人的目光緩緩挪離了宗卷,投往外方昏昏沈沈,直欲令人迷眼的晨前宮殿熹光之中。東方來的那抹光,已經照亮了京都城墻最高的那道青石磚,卻還沒有辦法照入被城墻、宮墻深深鎖在黑暗裏的皇宮。
  慶帝面無表情地端起手邊的茶杯飲了壹口,茶是冷茶,慣常在身邊服侍的小太監們沒有膽量像平常壹般進來換成熱的。整整壹夜過去了,他喝的就是冷茶,然而如魚飲水,冷暖自知,這些冰冷的茶喝入他的胸腹中,卻化成了壹道灼傷自己的熱流。
  是難以抑止的憤怒,是被信任的人欺騙後的傷痛,還是壹種從來沒有過的屈辱感?那條老狗居然瞞了朕幾十年!
  愈憤怒,愈平靜,慶帝早已不像數日之前那般憤怒,面色與眼神平靜得有若兩潭冰水,冷極冽極平靜極,不似古井,只似將要成冰的水,壹味的寒冷。這股寒冷散布在禦書房的四周,令每個在外停留的人,都感到了壹種發自內心深處的恐懼。
  遠處隱隱傳來熟悉的聲音,那是輪椅碾壓過皇宮青石板的聲音。特制的圓椅與那些青石板間的縫隙不停摩擦,青石板的寬度是固定的,輪椅壹圈的距離是固定的,所以輪椅碾壓青石板聲音的節奏與時間段也是固定的。
  這種固定的節奏,在這數十年裏,不知道在這片安靜的皇宮裏響起了多少次,每當慶帝有什麽大事要做的時候,或者……僅僅是想說說話的時候,輪椅的聲音便會從宮外壹直傳到宮內,壹直傳到禦書房裏。
  最近這些年輪椅的聲音響得少了些,那條老黑狗躲在陳園裏享清福,把朕壹個人扔在這冷沁沁的宮裏受折磨。然而三年前,要處理雲睿和那三個老怪物的時候,輪椅還是進了兩次宮……慶帝的表情漠然,在壹瞬間想起了許多往事。然後他緩緩擡頭。
  當他那雙平靜而深邃的目光落在禦書房緊閉的木門上時,輪椅與青石板摩擦的聲音也恰好停止在禦書房外。
  皇帝的目光忽然變得復雜起來。
  姚太監顫抖的聲音自禦書房外響起,不是這位太監頭子刻意要用這種惶恐的聲音,來表達對於那位輪椅上人物的重視,而只是此時禦書房內外,慶帝以大宗師心境自然散發出來的那股寒意,已經控制住了絕大部分人的心神。
  禦書房的門開了,幾名太監小心翼翼,誠惶誠恐地將那輛黑色的輪椅擡了進來,然後在姚太監的帶領下,用最快的速度離開。這壹行內廷的太監離開禦書房極遠極遠,甚至壹直走到了禦書房圍過石拱園門,直通太極殿的所在。
  姚太監抹了把額頭的冷汗,看了壹眼等在園門之外的葉帥和賀大學士,沒有說什麽,連壹點表情上的暗示都沒有。葉重面色沈重,只是在心裏嘆了口氣。這些慶國的頂尖人物,在護送那輛黑色馬車進入禦書房之後,都很自覺地躲到了遠遠的這處,因為他們知道,在陛下的寒意籠罩之下,他將與輪椅上的那位所說的每壹字每壹句,都不想有任何人聽見。
  陳老院長很平安,很溫和地回來了。雖然有些不習慣這樣輕松地解決,雖然他們知道陳老院長不是壹個簡單的恐怖人物,然而包括葉重姚太監在內,他們並不擔心禦書房內會發生任何驚駕之事。
  皇帝陛下是壹位大宗師,在大東山之後,世上再也沒有任何人能夠傷害到他。
  ……
  ……
  禦書房的門緊緊關著,把外面的壹切空氣、聲音、光線、氣息、秋意都隔絕在外,只剩下筆直坐在榻上的皇帝陛下,和隨意坐在輪椅之上的陳萍萍二人。
  君臣二人躲進了小樓,便將慶國的風風雨雨隔阻在了外面,因為慶國這幾十年來的風雨,本來就是這兩位強大的人所掀起來的。
  慶帝靜靜地看著輪椅上的那個老家夥,不知道看了多久,直到要將陳萍萍臉上的皺紋都看成了懸空廟下的菊花,才幽幽說道:“賀宗緯暗中查高達,想對付範閑,朕早知此事,內廷派了三個人過去。前些天妳路過達州的時候,何七幹應該也是在那裏,有沒有見到?”
  如果此時有旁人在此,看到這壹幕,壹定會非常地吃驚。皇帝陛下調動了如此多的人物,整個京都裏的要害衙門嚴陣以待,監察院裏那位冰冷的公子也開始稟承著陛下的旨意,展開了對內部的彈壓,才將這位黑色輪椅上的老跛子請回京都,誰都知道君臣之間再無任何轉圜之地,然而皇帝陛下面對著陳萍萍開口第壹句話,卻是說出了壹個非常不起眼的名字。
  然而陳萍萍並不意外,他太了解自家這位皇帝陛下了,他微微壹笑,用微尖微沙的聲音說道:“我被派往誠王府的時候,何七幹年紀還小,在達州城外見了壹面,想來他根本記不得我了。”
  “並不奇怪,陳五常這個名字在皇宮裏已經消失很久了。”皇帝點了點頭,身上龍袍單袖壹飛,壹杯茶緩緩離開案幾,飛到了陳萍萍的面前。
  陳萍萍接過,恭敬地點頭行禮,握著滾燙的茶杯,舒服地嘆息道:“茶還是喝熱的好。”
  皇帝用手指拈著自己冰涼的茶杯,微微啜了壹口,平靜說道:“人走茶就涼,不然何七幹怎麽會認不得妳?”
  陳萍萍搖了搖頭,說道:“除了洪四癢之外,沒有幾個人知道我當年曾經在宮裏呆過。”
  皇帝的眼簾微垂,透出壹絲嘲諷的意味,說道:“後來妳還自己做些假胡子貼在下頜之上,當然不想讓人知道……妳本來就是個太監。”
  陳萍萍面色不變,微微低頭,淡淡說道:“我也是很多年之後才想明白,自己本來就是個太監,何必要瞞著天下人。”
  “可妳終究還是瞞過了天下人。”皇帝將冷茶杯放在案上,盯著陳萍萍的眼睛說道:“當年妳被宮裏派到王府上,為的就是監視父皇的動靜,然而連宮裏都沒有想到,妳卻暗中向朕表露了身份,並且願意助我王府起事……甚至最後連宮裏的洪老太監都被妳說服,站在了父皇壹邊,這也是妳的功勞。所以說,當年宮裏常守太監的身份,對於妳,對於朕,對於慶國來說,是有大功勞的,妳何必總是念念不忘此事。”
  “先皇之所以能登上皇位,與奴才的關系並不太大。”陳萍萍口稱奴才,然而與過往不同,這聲奴才裏並沒有太多的自卑自賤味道,只是依循著往事,很自然地說了壹聲。他緩緩擡起頭來,直視著慶帝冷冽的雙眸,壹字壹句說道:“那是因為有人殺了兩位親王,所以才輪得到誠王爺坐在龍椅,陛下才能有今日的萬裏江山,不世之功……”
  皇帝的眼神忽然變得銳利起來,明顯他不想聽到任何與此事有關聯的話語,說道:“可當初為何,妳背叛宮裏的貴人們,投向王府,效忠於……朕?”
  陳萍萍似笑非笑地望著慶帝,似乎在看著壹個天大的笑話,許久之後才緩緩說道:“陛下您當時尚是少年郎,心性清曠廣遠,待人極誠,待下極好。奴才偏生是個性情怪異的人,只要人待我好,我便待他好。”
  皇帝沈默了下來,他筆直地端坐於軟榻之上,似乎還在品味陳萍萍說出的這番話,銳利的眼神變得有若秋初長天,漸漸展開高爽的那壹面,唇角微翹,嘲諷說道:“原來妳還知道朕對妳不差。”
  “當年老王爺在朝中沒有絲毫地位,在朝中沒有任何助力,誠王府並不大,也不起眼,我其實也是宮裏最沒有用的常守小太監,所以才會被派到王府去。像洪四癢這種厲害人物,當然壹直是守在宮裏的貴人身邊。”
  陳萍萍似乎也想起了許多往事,悠悠嘆息道:“然而小有小的好,簡單有簡單的妙。那時節三個大小子,加壹個小不點兒,盡著力氣折騰,範媽時不時在旁邊吼上兩句,似乎也沒有人覺得這樣不好。”
  “那時候靖王年紀還小,誰願意理會他。”皇帝陛下挑了挑眉梢,說道:“就算是範建和他聯手要來打我,最後還不都是被妳攔了回去,我們兩個人聯起手來,向來沒有人是我們的對手……哪怕今日依然是這樣。”
  這句話壹出口,陳萍萍和皇帝同時沈默了。許久之後,陳萍萍才輕輕地摸了摸輪椅的扶手,嘆息說道:“範建畢竟是陛下的奶兄弟,而奴才終究只是奴才,我當時想的不多,只是要保護妳。”
  慶帝的面部線條漸漸柔和起來,眼神卻飄向了遠方,似乎是飄到了君臣二人間絕無異心,彼此攜手時的那些場景,幽幽說道:“必須承認,那些年裏,妳保護了朕很多次,如果沒有妳,朕不知道要死多少次。”
  說完這句話,他眼角的余光忽然瞥到了幾上的那幾封卷宗,眼神微微壹頓,輕輕取出第壹封,緩緩掀開,看著上面所說的壹幕壹幕,包括他的妹妹,他的兒子,還有許多許多的事情。
  “大慶最開始拓邊的時候,並沒有驚動大魏朝的鐵騎,所以妳我都有些大意,在窺探當時小陳國,也就是如今燕京的布防時,我們壹行人在定山被戰清風麾下第壹殺將胡悅圍困,那人的箭法好……”慶帝嘆息著說道:“這麽多年過去了,能比胡悅箭法更好的,也只有小乙壹人。”
  說到曾經背叛自己的征北大都督燕小乙時,慶帝的語氣裏沒有壹絲仇恨與憤怒,有的只是可惜。慶帝是位惜才之人,更是位自信絕頂之人,他根本不畏懼燕小乙,所以才會有此情緒的展露。然而從這些天對監察院的布置來看,在他的心中,陳萍萍是壹個遠勝於其他任何臣子的角色。
  他轉過頭來,看著輪椅上的陳萍萍,說道:“當日胡悅那壹箭,如果不是妳舍身來擋,朕或許當時便死了。”
  陳萍萍平靜應道:“這是身為奴才的本份。”
  慶帝自嘲地笑了笑,又看了壹眼手中拿著的那份卷宗,這封卷宗上寫的是三年前京都叛變之時,陳萍萍暗中縱容長公主興兵進犯京都,最終成功圍困皇城。雖然監察院做的手腳極為細密,而且這封卷宗上,並沒有太多的實證,然而以皇帝的眼力,自然可以清晰地看出裏面所包藏的天大禍心。
  他很隨意地將這封卷宗扔在壹旁,不再管它,然後另外拿起了壹封,瞇著雙眼又看了壹遍,說道:“懸空廟上,妳為什麽會想著讓影子出手行刺?”
  先前還是和風細雨地回憶往事,此時的禦書房裏,卻驟然間響起了問罪的聲音,壹股淡腥的血雨腥風味道漸漸彌漫。然而陳萍萍卻像是壹無所知,恭敬回答道:“奴才想看看,陛下最後的底牌究竟是什麽。”
  “想看朕的底牌。”皇帝的眼光盯著陳萍萍臉上的皺紋,沈默許久後,才平靜說道:“看來要朕死,是妳想了很久的事情。”
  陳萍萍沒有開口回答,只是溫和笑著,默認了這壹條天大的罪名。
  “影子真是四顧劍的幼弟?”慶帝問道。
  “陛下目光如神,當日壹口喝出影子的真實來歷,奴才著實佩服。”陳萍萍口道佩服,心裏卻不知是否真的佩服。
  慶帝閉上了雙眼,想了想,把這封宗卷又扔到了壹旁,說道:“當初第壹次北伐,朕神功正在破境之時,忽然走火入魔,被戰清風大軍困於群山之中,已入山窮水盡之地,如果不是妳率黑騎冒死來救,沿途以身換朕命,朕只怕要死個十次八次。”
  陳萍萍的目光隨著慶帝的手動而動,看著他將那封關於懸空廟刺殺真相壹事的宗卷扔到了壹旁,眼中的笑意卻是越來越盛,盛極而雕,無比落寞,落寞之中又夾著壹絲嘲諷。
  “陛下,不要再這麽算下去了。用壹件救駕的功勞,來換壹椿欺君或是刺君的大罪,不論是從慶律還是從院務條例上來說,都是老奴占了天大的便宜。”陳萍萍的面容平靜了下來,看著皇帝陛下冷漠說道:“這數十年間,奴才救了陛下多少次,奴才記不住,但奴才也沒有奢望過用這些功勞來抵消自己的死罪。”
  “用天大的功勞去換天大的罪過。”陳萍萍的眼睛瞇了起來,淡淡嘲諷說道:“那是她當年講過的故事裏的那個小太監,然而奴才不是那個小太監,陛下也不是那個異族的皇帝,何必再浪廢這麽多時間?”
  “妳認為朕是在浪費時間?”皇帝的聲音冰冷了起來,眼神卻熾烈了起來,盯著陳萍萍,就像是盯著壹個死人壹樣,“在天下人心中,妳就是朕身邊的壹條老黑狗,然而養狗養久了,也是有感情的。”
  “陛下對老奴當然是情有義之人,這些年來,陛下給老奴的殊榮權力,已經不是壹般的臣子能夠享受的。”陳萍萍微靠在輪椅之上,冷漠地回望著皇帝,壹字壹句說道:“只是這時候再來說這樣的話,大概陛下也是想為自己殺狗尋找到壹些比較好的理由,能夠安慰妳自己的心情罷了。”
  “難道妳不該殺?”慶帝怒極反笑,仰天大笑,笑聲透出禦書房,直沖整座安靜的皇城,笑聲裏帶著難得壹見的憤怒。
  他轉身抓起案上的那些宗卷,猛地摔了過去,厚薄不壹的宗卷摔打在陳萍萍的身上,輪椅上,發出啪啪的聲音。
  慶帝的眼神變得極為深寒,他盯著陳萍萍的臉,壹字壹句說道:“妳要殺朕,妳還要殺朕的兒子,至為可惡,居然逼著朕殺自己的兒子……妳這個無恥的閹人,難道不該殺?”
  陳萍萍緩緩地拂去身上的書頁,帶著壹絲微笑、壹絲快意欣賞著天下最強大的君王這壹生都難得露出壹次的失態,這大概本來就是他此行回京最大的願望之壹?糾纏於心底數十年的陰暗復仇欲望以及那壹抹誰都說不清楚的對陛下的失望之情、難過之情,集合在了壹起,讓這位老跛子的心境竟變得如此的復雜起來。
  “陛下您若沒有動意殺自己的子息,奴才怎麽可能逼您去做這些事情?”陳萍萍望著皇帝陛下幽幽說道:“所以歸根結底,奴才只是想殺了陛下而已,至於這宮裏李氏皇族的這些人,奴才只是想讓他們給您陪葬。”
  皇帝冷靜了下來,冷漠了下來,從那種難得的憤怒中擺脫了出來。壹位人間的至尊,武道的大宗師,卻在陳萍萍的面前,露出了這樣像極了凡人的壹面,只能說,這數十年君臣間的交往信任,早已經成了慶帝無法擺脫的某種精神需要,而這種精神需要忽然在壹剎那間成為了鏡花月影,而且花影之後,更是藏著那種被背叛的毒液,縱使是他,也難以承受這種情緒的沖擊。
  他冷漠地看著陳萍萍。說道:“朕最憤怒的,並不是妳想殺朕,也不是妳想殺死朕所有的兒子,朕最憤怒的是,妳既然已經離開了京都,為什麽還要回來。”
  “哪怕到了此等境地,朕依然給妳留了壹條活路,只要妳願意走,朕不留妳。”皇帝冷漠地看著他,那雙深遠的眼眸就像是遠古憤怒的蒼龍,平靜之中挾著無窮的威力,“朕若真要壹舉撲殺妳,朕會親自出手,朕不會讓那些沒用的軍士去做這件工作。然而……妳為什麽要回來?妳為什麽非要逼朕親手殺死妳?”
  這是很妙的壹句話,這是很奇的壹句話,此時禦書房外的那些大人物,包括已經回到守備師營地的大將史飛,都無法猜忖清楚陛下的心意,他們都不知道所謂達州之變,依然是皇帝和陳萍萍這壹對君臣之間關於最後的信任間的那種心意試探。
  整個世上大概只有陳萍萍能夠聽懂。如果在定州的時候,他隨著黑騎走了,說明他的心裏對陛下有愧意,無法面對。而他沒有走,他回到了京都,冷漠而無怯地望著皇帝陛下的臉,心中坦蕩無愧,逼著對方動手殺死慶國有史以來被認為最忠誠的壹位大臣。
  許久之後,陳萍萍雙眼如刀,盯著皇帝壹字壹句問道:“當年妳可曾給過她任何壹條活路?我回京就是要問陛下壹句話,妳為什麽要殺她!”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