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奉打更人

賣報小郎君

玄幻小說

大奉京兆府,監牢。 許七安幽幽醒來,嗅到了空氣中潮濕的腐臭味,令人輕微的不適,胃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十九章 那許平誌不當人子

大奉打更人 by 賣報小郎君

2021-8-29 15:56

  “好詩啊,寧宴果然有絕世詩才。”李慕白“啪”的壹聲,用力擊掌。
  他神色異常興奮,既有讀書人看到壹首好詩時的驚喜,又有學院學子看到此詩後會作何反應的期待。
  張慎沒有點評,看著許七安的目光,愈發的欣賞和自得,好像對方真的是他壹手帶出來的學生。
  “文字樸素,卻意味深長。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謹言兄,還記得我們年輕時在學院求學的日子嗎?”
  陳泰品味著這首勸學詩,只覺得入木三分,回味悠長。
  張慎楞了楞,回憶起了前半年求學的景象,悵然道:
  “說的不就是我們那時嗎,我年少時家貧,每天只能吃兩個饅頭。時常半夜裏餓的饑腸轆轆,強撐著挑燈苦讀。”
  李慕白幽幽道:“這就是妳三天兩頭偷我雞卵的理由?”
  張慎不悅道:“讀書人的事,怎麽能叫偷。那是借,我後來不是還妳了嗎。”
  李慕白吹胡子瞪眼:“貧苦時壹枚雞卵,不啻於如今千金萬兩。”
  陳泰“咳嗽”壹聲,打斷兩位好友的爭吵,望向許新年:“辭舊,春闈之後,不管名次如何,妳都有出仕的資格,有考慮過將來嗎?”
  忽然切入正題,讓眾人有些不適,張慎和李慕白紛紛閉嘴,下意識的為許辭舊謀劃。
  陳泰看了兩個欲言又止的大儒,不給他們說話的機會:“通常來說,先留京後外放,是官場升遷正途。我雖不為官,但在大奉官場有幾分臉面,倒是可以為妳謀劃留京。”
  身為老師的張慎立刻眉開眼笑:“如此甚好,辭舊,還不快謝過陳兄。”
  “不必不必,如果真要報答,老夫確實有個想法……”陳泰笑道。
  聽著老友的話,張慎和李慕白覺得哪裏不對勁。
  沒人說要報答妳啊。
  只聽陳泰笑瞇瞇道:“寧宴啊,妳是塊璞玉,想要成材,尚需雕琢。這兩老匹夫活糙的很,妳轉投老夫門下吧。”
  “滾,無恥老賊。”李慕白和張慎勃然大怒。
  許七安抓住機會,立刻說:“兩位先生,寧宴確實有問題請教。”
  今天來雲鹿書院,就是白嫖來的。
  “晚輩卡在煉精境很長壹段歲月,因為身無功勛,家裏貧苦,始終沒有資源和機會踏入練氣境。”許七安九十度彎腰作揖:
  “請先生幫我開天門。”
  這是他來書院的第二個目的,雖然可以賣宋卿送的法器,換取開天門的銀子。
  但那樣壹點都不快樂,許七安是個追求快樂的人。
  張慎搖頭失笑:“妳這是病急亂投醫,我等修的是儒道,怎麽幫妳開天門?武夫氣機如何體內循環,怎麽走經脈,這是妳們武夫才知道的事。”
  體系之間的差異比我想象的還大……許七安有些失望,不甘心地問道:“晚輩不明白,既然開天門需要煉神境以上的高手幫忙,那最開始的人是怎麽開的天門?”
  “妳覺得武道之路,是某個人開創的?是壹蹴而就的?”李慕白端著茶杯,喝之前反問了他壹句。
  許七安搖搖頭,表示自己不知道。
  “是壹代又壹代的人開辟出來的,”李慕白徐徐說道:“也許最開始,煉精境就已經是巔峰,有人機緣巧合之下,開了天門,於是練氣境便成了武道的巔峰。經年累月,才形成完善的武道體系。”
  “機緣巧合?”許七安捕捉到了關鍵詞。
  “煉神境高手幫忙開天門是最安全最便捷的方法,但這不是唯壹。”這回是陳泰接過話題,微笑道:
  “嬰兒誕生時,含著壹股先天真氣,隨著年歲增長,天門閉合,先天真氣藏於體內,要想重新掌握這股氣機,就得把閉合的天門再度打開。”
  許七安點點頭,人食五谷雜糧,產生雜質,堵塞了天門,也堵塞了氣機的運行。
  這些理論知識二叔以前教導過他。
  “方法有許多種,除了耳熟能詳的開天門之外,還有兩種方法:壹,吐納法。”
  “吐納法需自幼修習,日日泡藥浴,洗滌經脈,貫通天門,十幾年下來,耗費金錢無數。這法子已經被淘汰。”
  “第二種方法,是借外力打開天門,也是最初的前輩們采用的笨法子。比如吞妖丹。”
  “妖丹是妖族道行精華凝聚,內蘊磅礴能量,吞了妖丹,磅礴的力量會強行打通奇經八脈,但因為無法控制,所以是九死壹生的法子。”
  原來如此……雖然沒有白嫖到手,但也算白摸了壹把,不虧了……許七安感激道:“謝先生們授課。”
  瞧瞧,又謙遜又禮貌,說話又好聽。三位大儒笑著撫須,對許七安極為滿意。
  ……
  位於書院中央的是聖人學宮,又叫聖人廟,裏面供奉的是那位開創儒道的千古第壹人。
  聖人學宮外,青石板鋪設的大坪,足以容納雲鹿書院所有的學生。
  書院院長每年春闈秋闈之際,便會在此地召集學子,慷慨激昂的動員學子努力讀書,考取功名,為社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大坪上有壹塊紅漆斑駁的矮墻,墻面粘著壹層剝不去的紙層。
  這面墻是雲鹿書院的公告欄,用來張貼書院先生們的文章、詩詞、字畫,以及學子裏偶爾出現的優秀作品。
  再就是書院的壹些告示。
  兩名書童來到告示前,壹人手捧卷紙,壹人在告示墻上塗抹米糊,然後合力展開壹人高的巨幅紙張,貼在告示墻上。
  這樣的舉動立刻引來了周邊學子的註意,尤其是那張壹人高的巨幅紙張過於矚目。
  “什麽東西貼出來了?走,過去看看。”
  “咦,不是文章,好像是詩……那有什麽好看的。”
  “紫陽居士離開學院後,咱們學院裏的先生和大儒們,寫的詩看與不看都沒區別。”
  邊說著,學子們三三兩兩聚到矮墻下,註視著新帖的巨幅紙張。
  紙張上的字跡龍飛鳳舞,力透紙背,轉筆和撇捺之間,透出壹股淩厲之意。
  “這是張先生的字。”有學子認了出來。
  更多的學子則凝神看紙上的詩。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慚愧,慚愧啊。秋闈之後,我便再也沒有挑燈夜讀了。”
  “這首詩乍壹看樸素平常,卻揭示著深刻的道理,發人深省啊。”
  “哪裏樸素平常了,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大道至簡,至理名言盡在其中。”
  “白首方悔讀書遲……我以前太多松懈了,沈迷手談、遊山,放在讀書上的精力越來越少,看到這首詩,我才意識到將來絕對會後悔的。”
  “這首詩出自哪位大儒之手?”
  越來越多的人擠在矮墻下,擡頭看著墻上的詩,當情緒沈浸其中後,對這首勸學詩產生了極大的共鳴。
  第壹聯所描繪的景象,讓學子們汗顏。盡管讀書也盡心盡力了,但誰能做到三更燈火五更雞?
  可這不是虛言,因為確實存在這樣的例子,學院的大儒和先生們,時常以自身例子告誡學子。
  而學子中個別非常刻苦的,也是這般熬夜苦讀的。
  真正讓年輕學子們心悸的是第二聯: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仿佛是在宣告他們將來的遭遇,壹些近來怠於學業的年輕人,捫心自問之後,紛紛湧起心悸的感覺,害怕將來白首之後,追悔莫及。
  於心底油然而生不負春光,發奮讀書的情緒。
  不遠處,大坪邊緣位置,三位大儒旁觀著這壹幕,陳泰撫須大笑:“都說詩詞無用,殊不知,詩詞最動人心。許寧宴,當真是絕世詩才。”
  見勸學詩積極調動起學子們的情緒,張慎臉上也不禁笑容擴散:“這話不假,他只用了壹盞茶的功夫,這份水準,別說如今,便是縱觀歷史,也能名列前茅。”
  李慕白忽然問道:“他說自己早已荒廢學業,妳們信嗎?”
  兩位大儒同時點頭,李慕白忍不住笑了壹下:“何以見得?”
  “作詩時,他讓辭舊代筆了。”張慎說。
  “身為讀書人,作詩豈會讓他人代筆。”陳泰補充道:“除非他不精書法。”
  但凡讀書人,個個都是精通書法的,這是基本功。
  李慕白感慨道:“可惜啊,他已是及冠之年,轉修儒道為時晚矣。”
  陳泰痛心疾首:“如此才華,竟然學了武,簡直是暴殄天物。”
  粗坯的武夫,配不上許寧宴的驚才絕艷。
  張慎似乎想起了什麽,不忿道:“聽辭舊說,兩人年幼時,其父便定下,辭舊讀書,寧宴習武。”
  “那許平誌不當人子,白白荒廢了壹個讀書種子,實在可恨、可惡。”李慕白恨聲道。
  兩位大儒深表贊同。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