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獨門絕活
我的系統不正經 by 瘋神狂想
2023-12-17 10:38
陳文哲站起身,想要拿出那把壺,讓眾人看看。
他壹邊走,壹邊道:“我可不敢要,價值十萬呢!”
陳青林既然提出來了,陳文哲就知道,他不能繼續留著了。
“妳可拉倒吧!真以為誰都跟妳壹樣?小心眼!我提到那把茶壺,是因為現在用上了!”
說完,陳青林指了指堂屋裏的酒桌,上面的壹群女人,正在用那小巧玲瓏的茶壺,在斟茶倒水呢!
陳文哲看的壹頭冷汗,壹大桌子的菜,擺的滿滿的,根本就沒有茶壺的落腳之地。
所以,它就只能委委屈屈的,被放在壹個桌角之上。
如果誰壹個不小心,稍微碰壹下,這件價值十萬的精品茶具,就成了悲劇!
“我可不是開玩笑,那把茶壺真值十萬!”臉色變了變,陳文哲認真的道。
“青虎,妳家的茶壺,妳上去換下來,如果真摔了,說不清楚!”陳青林當機立斷的道。
“嗯!”陳青虎應了壹聲,就拿了壹把茶壺,送上了桌子。
他很輕松的換了下來,因為那把小茶壺,根本裝不了多少水。
水平壺,是專門用來喝“功夫茶”的壹類小茶壺,有許多式樣,但都是形制小巧。
這樣的茶壺,壺體浸在水中時,能保持水平狀態,這是“水平壺”名稱的來由。
這種茶壺在北方實際上沒有幾個人會用,反而更喜歡大點的甕形壺或者是提梁壺。
“給,我爺爺說送給妳了。”
拿出茶壺之後,陳青虎立即送到了陳文哲手中,這是壹位實在人。
拿著茶壺,好壹會兒,陳文哲都沒有說話。
“青虎哥,小時候我們經常玩泥巴,我記得那個時候,妳捏的老虎、狗和小人,都惟妙惟肖的,不知道這份手藝,現在還會不會?”
本來眾人正在隨意的聊著天,聽到陳文哲的話之後,所有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早就不玩了,我的兒子都三歲了。”陳青虎有點臉紅。
李晴天卻壹下子笑了起來:“前天我還見過青虎哥玩泥巴,正是給小侄子捏了個小狗。”
“哈哈,沒放下就好,既然有這手藝,不如跟著我學學制壺?”
陳文哲把玩著手中的水平壺,它小巧玲瓏,壹身瑩瑩寶光,誰看了都會愛不釋手。
這東西拿著有點燙手,所以,他打算回饋壹下三爺爺壹家。
王寅春制壺的手藝,可是真正的大師級,不說其他,只是壹個朱泥小壺,就被他玩出了花。
就像現在手中的這壹把,剛開始肯定是紅色的,而且是朱紅。
但是現在,妳仔細觀看,卻是朱中帶紫,或者說是此壺泥色朱中顯紫。
把玩著它,可以摸得出來,這把小壺胎質細致油潤。
壺身呈形,俗稱“湯婆”式,肩部叠片壹圈,腹下沿微斂,鼓腹飽滿,形制典雅,厚重不失靈巧。
壺流三彎狀,且明暢柔順,壺柄圓弧寬敞。
鈕滴、口沿、蓋沿、圈足,工藝精致,顯得富麗貴氣。
這麽壹把茶壺,能賣十萬!
“制壺?”陳青虎有點遲疑。
“煮肉賣肉,誰做不行?要不然就讓妳家嫂子去賣,制壺手藝可不是誰都能學的。”
陳文哲看著眾人,特別是陳青林,他需要露壹手,要不然真就被打上了壹身賊名。
“妳會燒制金磚,還會制壺?”陳青川道。
陳文哲笑看著陳青林,“我會的東西多了,制瓷、做舊、尋龍點穴、搬山卸嶺,都有拿手絕活,制壺算什麽?”
“跟著他學,就學這種小壺,在南方,這樣的茶壺幾乎是人手壹把!”陳青林還是有點見識的。
陳青川也道:“現在可不止是南方人喜歡,這種功夫茶壺,很多老板都喜歡。”
“喜不喜歡的吧,反正很多人都會拿著壹把裝叉!”
“對,現在賣的很火的還有手工茶臺,就用我們山上挖來燒火的樹根制作,如果文哲能夠制作出這樣的小茶壺,我可以在網上給妳們帶貨啊,要是都這麽漂亮,肯定好賣!”
李晴天也不甘寂寞,不過他說的也是實話。
現在的社會,為什麽那麽多人都在做直播?就是因為來錢太容易了。
比如說壹位東北的大哥,每天無所事事,就在老林子裏亂轉悠,做直播。
可後來聚集的人多了,人家壹場直播下來,直接賣出去了幾萬罐蜂蜜。
現在人家都在當地,建立起來了網紅產業基地,雇了不少人,專門給各種農副產品打包,從此可以看出,生意有多麽興隆。
“我試試,萬壹沒有這個天賦呢?”
李晴天立即道:“我也試試,萬壹我有天賦呢?”
陳青川也躍躍欲試,誰還不會玩個泥巴?
“都去三叔的暖棚,那邊我準備好了紅泥。”
可惜他們這裏沒有紫砂泥,要不然,他完全可以制作紫砂壺。
當然,朱泥小壺制作好了,也是很不錯的。
再加上王寅春大師的獨門絕活,他還真不信,制作出來了會買不出去,大不了就做舊壹下?
“激活傳承任務:傳承民國王寅春大師的絕技,完成任務,獎勵成就點壹百!”
終於又來任務了,而且是獎勵成就點,這個好,他正缺少成就點呢。
還有,拉上李晴天這小子也不錯,也許在傳承制壺手藝的過程當中,他還能薅壹波羊毛。
不對,應該是得到壹些認可,獲得壹些成就值。
熙熙攘攘當中,吃過了午飯,已經是下午三點。
陳文哲拉著李晴天,準備去老宅看看磚窯,順便制作幾只茶壺。
感興趣的自然是跟著他壹塊過去,而李晴天卻是打算進行直播,這正中陳文哲的下懷!
來到老宅,觀察了壹下窯內的火焰,燒的應該差不多了,畢竟他放進去的木柴,並不多。
陳文哲是按照三天的量,進行燒制的,這已經比普通黑磚,多燒了兩天,應該足夠了。
等窯溫降下來,就可以換松木,繼續燒窯。
回到暖棚,看了壹眼,只有陳青虎和李晴天在,其他人都走了。
陳青虎和李晴天,正在觀察著暖棚裏的壹切。
主要是各種工具,制作瓷器的就壹些磨具、刻刀,轆轤車什麽的,其他都是制作茶壺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