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統不正經

瘋神狂想

都市生活

大美院陶研中心大樓之內,陶藝勻工作室之中,壹群年輕人正在熱火朝天的工作!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百九十四章 意外收獲

我的系統不正經 by 瘋神狂想

2023-12-17 10:38

  就算沒有進入拍賣市場,只是稍微評估壹下,任何壹件真正的秘色瓷,價格也能突破千萬。
  這就是秘色瓷,真正的秘色瓷,價格就是這麽高。
  甚至在壹些方面,秘色瓷要比汝窯器的價值更高。
  第壹方面,就是秘色瓷的珍惜程度。
  相比北宋官窯,秘色瓷的身份,壹點也不差。
  第二方面,就是存世量,這東西存世量太少,比汝窯器都要少的多。
  在這壹點上,秘色瓷的研究價值、歷史價值,比汝窯器要高的多。
  但是,還是那話,妳存世量少,工藝高明,品相完美,也不是壹定就能超過後世壹些精品瓷器。
  在這壹點,汝窯器明顯更加有名,而且壹般來說,汝窯器的工藝水平,都比秘色瓷的工藝水平要高。
  當然,這是指壹般情況,二般情況就是異數。
  比如法門寺地宮裏的其中幾件秘色瓷,還有杭市的那件鎮店之寶,它們要是拿出來賣,價值肯定不低於故宮藏的那壹些精品汝窯器。
  也就是說,這些東西,隨便拿出壹件,就肯定可以拍到兩三億的天價。
  所以說,身份只是附加價值,壹件東西的真正價值體現,還是要看工藝,看其保存的完好程度。
  當四個人小心的把這件匣缽切開,看到裏面的那只蓮花小碗的時候,全都驚呆了。
  在燈光之下,這只小碗實在是太漂亮了!
  如冰似玉,這話壹點都沒錯,而最重要的是,在燈光之下,他們看到了壹汪湖水。
  如果沒有看過,也許以為這是誇張,但是,當真正呈現在眼前的時候,妳才知道,壹件瓷器,就因為施加的釉色不同,居然可以表現出這樣的美景。
  光潔如玉,寧靜如湖水壹般,清澈碧綠。
  這就是壹泓清漪的春水,如果沒有見過這件瓷器,肯定沒法說出這樣的話。
  春水般的湖綠色,是壹種什麽顏色?甚至其上還泛著漣漪?
  這不是靜態的壹汪池水,而是碧波瀲灩的湖水。
  如果非要找出壹汪池水,那就要看杯子內部,內部什麽都沒有,但是,妳卻能看到壹汪池水。
  整體看這件瓷器,它器形敦厚端莊,比例適度,線條流暢,豐腴華美,通體恰似壹朵盛開的蓮花。
  它由碗和盞托兩部分組成,碗為直口深腹,外壁飾浮雕蓮花三組,盞托的形狀如豆,上部為翻口盤,刻劃雙鉤仰蓮兩組,下部為向外撇的圈足,飾浮雕覆蓮二組。
  這只蓮花碗共由七組各種形態的蓮花組成,仔細查看,瓷胎呈灰白色,胎質細膩致密,顆粒均勻純凈。
  再看盞托,托心平整,正中鏤有壹小圓孔直通器底,孔邊刻“項記”二字,這很可能是廠家的標記,或者是窯工的名字,甚至是作者的名字。
  唐宋元時期,可沒有留款的習慣,能夠看到這麽兩個字,已經足夠珍貴。
  這只小碗通體施青釉,釉層厚且通體壹致,而最奇妙的是,其內的氣泡數量,居然不太多。
  “沒壞!”好壹會兒之後,曹慶春才開口道。
  “這件瓷器是有兩部分組成,哈哈……”
  李金鯉的心思最是靈動,很快就想通了壹些事情。
  陳星辰也笑了:“這件盞托的高度不尋常,如果使用x光照射,會出現什麽情況?”
  “肯定看不出這是壹件茶盞,而是看著像是高足杯?這樣壹來,那斷痕的位置,就比較微妙了。”曹慶春也反應了過來。
  “工藝實在是太精湛了,這件瓷器上面居然沒有多少氣泡?這可更加少見!”陳星辰終於開始關心燒制工藝。
  壹件作品,自然是品相最關鍵,要是有殘,這麽漂亮的壹件青瓷,就太可惜了。
  沒有殘缺,保存完好,而且是極美品,這種情況之下,如果制作工藝再達標,那這件瓷器的價值,肯定要突破天際。
  至於氣泡,這個是肯定沒法避免的,因為當時的燒制工藝,根本達不到減少氣泡的程度。
  而這些氣泡,更是鑒定壹件瓷器年代的關鍵,也是壹件瓷器老化程度的表現。
  陳文哲的視線,不由自主的落在了這件秘色瓷內部的氣泡之上。
  原來他做舊,就沒有想著做舊到明代以前的時期,因為他知道,很多老化痕跡,並不是憑借簡單的做舊,就可以做到的。
  當時,他其實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還有,制作瓷器,燒制成功,他繼承了很多前人的經驗。
  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只能是憑借前人的經驗,來完美燒制出瓷器。
  裏面有很多細節,他把握的並不好。
  或者說,他根本就把握不住這些細節,更是不知道,為什麽他能燒制出那麽好的瓷器?
  此時,看到這件秘色瓷,陳文哲有了點明悟。
  他之前燒制瓷器,制作出瓷胎之後,稍微晾曬,就上彩、上釉,並且快速入窯。
  其實,如果沒有高超的手藝,這麽做的下場,就是產生大量氣泡,而這些氣泡還會沖破釉層,讓整個瓷器表面,形成麻子坑!
  那麽,瓷器的中的氣泡是什麽?怎麽產生的?
  不進入窯口之中,親眼看看瓷器在燒制之時的情況,妳怎麽能知道,氣泡是從哪裏來的?
  所以,陳文哲也很想知道,為什麽瓷器釉下,會普遍出現氣泡?
  忍不住,回溯技能再次啟動,陳文哲這壹次就想進入正燒著的窯內,看看秘色瓷的燒制過程。
  只是壹看,陳文哲就清楚了。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在燒制瓷器時,高溫會使釉層中的結晶水,或液態水,變成氣體。
  當釉層厚時,氣態水分子被釉膜包住釋放不出來,故而形成釉下的氣泡。
  當釉層薄時,氣泡沖破了釉層膜,在釉表面形成了不少坑凹—麻點。
  原來陳文哲能燒出精美的瓷器,絕對不是他多麽厲害,而是因為他傳承的技藝厲害,或者說,現代科技帶來的好處。
  很多時候,他能燒制出好的瓷器,是因為他燒制的是青瓷,因青瓷的釉厚,可以阻止釉中的水分子逃逸。
  當然,燒起其他瓷器品種,比如白瓷、青花等等之時,他能燒制成功,就要依靠平時的積累和幸運了。
  這些,從練泥開始,都可以盡量避免出現意外。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